为因应深化家事审判改革的现实需要和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的客观要求,彭州法院主动前瞻服务、调研论证、创新举措,主导构建起城乡社区“家和促进”前端共治体系,先期选取了具有代表性、各具特色的4个社区(村)于5月18日挂牌试点运行,将家事审判改革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有机融合,有效实现家事等社区纠纷的“诉源治理”,推动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社区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是探索构建一盘棋工作大格局。成立由社治委主任任组长、法院院长任副组长的彭州市城乡社区“家和促进”前端共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步建立工作联席会议和日常工作协调推进联系机制,构建起“社治委牵头、法院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一盘棋工作大格局,集成民政、司法和卫计等16个部门和多家物业管理公司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统筹推进工作开展。二是系统形成六项顶层制度设计。彭州市“两办”下发《构建彭州市城乡社区“家和促进”前端共治体系实施意见》,并配套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工作条例、工作流程办法、考核办法、报酬支付办法等系列文件,科学系统搭建顶层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内容和保障等,确保工作开展有制可依。三是多维创新实化 “三级”运行载体。建立市级“家和促进”基地,建好镇级“家和促进”中心,建强社区“家和促进”单元,有效突破时间节点、行政层级和参与主体等限制,着重在单元构建“1名家事指导法官+1名社区工作者+3名定点辅导员+x个共治员”的专业运行团队,专设工作窗口,采取“固定值班+智慧服务”的方式,时时为社区群众提供服务。四是着力打造八大优质共治服务。广泛整合各职能部门、家事调查员、人民调解员、社区乡贤等社会治理优势资源,家事指导法官每月、社区定点辅导员每周固定到社区开展工作,成员单位定期举办活动,共同打造家事教育、普法、文化、咨询、疏导、调和、诉讼和帮扶等八大共治服务,实现对家事及其他社区纠纷的全节点、全流程、全链条多级共治,将优质服务精准投送到社区和群众“家门口”。五是建立健全四项工作保障机制。建立跟踪反馈机制,对共治活动施行台账精细管理;建立培训机制,探索形成“岗前培训、在岗培训、专项培训”相结合的常态化培训模式;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对专业运行团队给予合理报酬;建立考核机制,由我院牵头实施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工作考核。六是明确实现三大目标效果。通过和谐家庭核心因子建设,合力前端共治社区家事纠纷,营造浓厚家事文化氛围,有效实现家事纠纷的“诉源治理”;通过搭建“家和促进”前端共治开放平台,有效统筹政府、社会和市民三大主体,助推基层社区共建共治共享;通过加固从个体到家庭、从社区到基层自治组织的稳定结构,形成“人—家庭—社区—基层自治组织—基层社会”的稳定链条,为乡村振兴 “聚人、聚气、聚力”。
彭州市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蜀ICP备12001713号 站长:彭州市人民法院办公室
建议您使用1024*768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技术支持:鑫易时代